繇丹枫驿晓行大雪度青云岭桃花隘诸山暮投丽水舟中三首 其二 (壬寅)

隘口屯师日,功臣汗马劳(耿再成破石末宜孙于此)。
空山无赤帜,废垒但黄蒿。
乱插繁花尽,千盘细路高。
繇来设险地,未必尽神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曾经战火纷飞、如今荒凉萧索的古战场,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前四句写历史遗迹:隘口曾是耿再成将军大破敌军的地方,当年将士们在这里浴血奋战。如今空山不见军旗,废弃的堡垒上长满野草,曾经的辉煌只剩一片荒芜。这里用"汗马劳"与"黄蒿"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沧桑巨变。

后四句写眼前景象:山路两旁野花杂乱开放,蜿蜒的小路盘旋而上。诗人由此感悟:虽然这里地势险要适合设防,但并非所有险要之地都能永远固若金汤。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暗示再险要的关隘也挡不住历史的变迁。

全诗用简练的画面语言,将荒山野径与历史记忆交织,在写景中暗含哲理。通过野花、废垒等具体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和战争的虚无,引发对历史兴亡的思考。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