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宗颐甫自西势归,复同访甘露寺,僧仁空出纸笔索诗画以贻仁闻上人。为写一竿,宗颐诗立成,用次其韵

梵宇留行迹,车尘尚满衣。
川原涵雨湿,竹树入春肥。
绘事惭高雅,诗心际隐微。
萧然勿忘我,寂坐待僧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访寺归来的闲适场景,充满了宁静的禅意和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访寺归来:诗人刚从寺庙离开,衣服上还沾着路上的尘土。"梵宇"指佛寺,"留行迹"暗示刚结束拜访。这里用尘土未消的细节,让画面立刻鲜活起来。

中间四句是精华:雨后的大地湿润丰盈,春天的竹林树木格外茂盛。诗人谦虚地说自己画画不够高雅,但写诗时却捕捉到了微妙的心境。这里"川原涵雨湿"像一幅水墨画,用"肥"字形容植物长势,既生动又带着农家的朴实感。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在寂静中画着勿忘我花(或表达不忘初心的心境),安静等待僧人归来。"萧然"和"寂坐"传递出超脱尘世的宁静,等待的过程也暗含禅意。

全诗妙在把日常小事写得意味深长:雨后访寺、即兴作画、等人归来这些平凡事,在诗人笔下都成了体悟生活的契机。语言看似简单,但"涵雨湿""入春肥"等用词精准传神,最后等待僧归的留白更是余韵悠长,让人感受到平淡生活中的诗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