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打油诗风格的偈颂用生活化的比喻讲了一个深刻的禅理。
前两句"李下不整冠,瓜田不纳履"用了两个民间俗语:在李树下整理帽子会让人误会你要偷李子,在瓜田里提鞋会被怀疑要偷瓜。这是在说做人要避嫌,行为要端正。
但后四句突然转折:可恨那个从十万八千里外来的外国老和尚(指达摩祖师),把"单传直指"的禅法传到中国,把东方人都搞糊涂了。这里的"疑杀"是形容当时人完全不能理解禅宗的直指人心。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日常避嫌的道理反衬禅宗"不立文字"的反常规
2. "老臊胡"这种戏称消解了达摩的神圣感,体现禅宗破除偶像的精神
3. 最后点出禅宗"直指人心"的核心教义,看似抱怨实则赞叹
简单说就是:平常讲究规矩避嫌,但禅宗偏偏打破常规,用最直接的方式教人见性成佛,这种反套路让当时的人完全摸不着头脑。诗人用幽默的方式,既讲了禅宗的特别之处,又暗示范式转换之难。
释了惠
释了惠(一一九八~一二六二),蓬州蓬池(今四川仪陇南)人。年十九出家受具,初谒坏庵照于昭觉,后出三峡,由湖湘至江浙,谒浙翁琰、高原泉、无准范、石田董、妙峰善诸禅师。历住平江府定慧、温州雁山能仁、江州东林、庆元府天童景德、瑞岩山开善诸禅寺。理宗景定三年卒,年六十五。有《西岩了惠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大观撰《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