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江楼有感》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独自一人登上江边的高楼,深夜赏月时的所感所思。让我们一步步来分析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首句“独上江楼思悄然”,诗人独自一人登上江楼,静悄悄地思考着。这里的“悄然”形容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沉静,透露出一种落寞的情绪。
第二句“月光如水水如天”,诗人将月光和江水进行了形象的比喻。月光像流水一样柔和,而江水则延伸至天边,这样的描述不仅突出了月光的柔和,也展现了江水的广阔。整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广阔的月夜江景,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的氛围。
接下来,“同来玩月人何在”,诗人回忆起过去与朋友一起赏月的情景,而如今,那些人却杳无踪迹。这句诗透露出一种孤独感和思念之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一句“风景依稀似去年”,虽然周围的环境依然美丽,但诗人的心境却与去年大不相同。这里“依稀”意味着风景和去年相似,但内心的感受却截然不同。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追忆,传达了诗人在深夜独自赏月时的孤独、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