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南香斋观窗上树影联句

日晷近西南,照此窗上树(鹗)。
同心集二三,斗室坐和煦(陆震光芳谷)。
疏枝幻自交,虚棂晃如赴(陆锡周澹予)。
斜看乌渐移,空想雀难驻(张元叔华峰)。
浓淡染匪真,动摇画亦误(鹗)。
借问何因缘,兼以寒飙故(陆培南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在书房聚会时,被窗上树影吸引而即兴联句的场景。全诗通过不同视角的观察,展现了树影的动态美和引发的哲思。

开篇用"日晷近西南"点明午后阳光斜射的温馨时刻,阳光将窗外树枝的影子投在窗上。朋友们聚在这狭小书房里,气氛温暖融洽。

中间四联分别由不同人接力创作:
- 有人注意到树枝影子交错重叠,在窗格上仿佛在流动追逐
- 有人看到影子像飞鸟移动,却意识到真实的鸟儿不会在此停留
- 有人感叹影子浓淡变化难以捕捉,连画家都难以准确描绘
- 最后点明这些奇妙景象源于阳光和寒风的共同作用

全诗妙在:
1. 用动态描写让静止的影子"活"起来,像在跳舞、赛跑
2. 通过"虚与实"的对比(影子似鸟却非真鸟),引发对真实与虚幻的思考
3. 结尾揭示平凡现象中的自然哲理:美好往往来自多种因素的巧合

这种朋友聚会时即兴创作的形式,既展现了文人雅趣,又通过多角度观察,把日常小景写得生动有趣。就像现代人聚会时一起拍短视频,各自贡献创意,最后合成一个完整作品。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