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斋兀坐感旧咏怀,寄远兄兼弟并呈星姊
远思凌浮云,澄怀悦棐几。
缅怀林泉居,云何在官里。
虽无山水胜,颇具花竹美。
短亭惬游目,曲沼荡心滓。
哦诗送白日,流光惊电驶。
十载四出入,人事悲生死。
顿令风雅绪,一紊不可理。
马尾南山云,马首黄埃起。
郁郁返故庐,敝褐长安市。
道旁连甲第,煊赫者谁子?
舆服何豪华,言状何下俚?
芒芒九陌间,万辙同一轨。
冀北藐神驹,辽东珍白豕。
井蛙语沧海,见小多如此。
傥荡中时忌,动辄得谤毁。
和光嗟偃蹇,同俗费钩揣。
世敝缛礼文,指摘及冠履。
莽莽元规尘,污人莫可迩。
颇忆终南径,延亘馀千里。
险巇讵所安,清旷乃足喜。
处境难具良,得半亦云已。
若论独善怀,未必非昨是。
独惭烟霞俦,谓非今世士。
所贵精神完,焉可议形似。
挟艺事权要,志士亦足耻。
吾辈荣浮名,有如长江水。
缅怀林泉居,云何在官里。
虽无山水胜,颇具花竹美。
短亭惬游目,曲沼荡心滓。
哦诗送白日,流光惊电驶。
十载四出入,人事悲生死。
顿令风雅绪,一紊不可理。
马尾南山云,马首黄埃起。
郁郁返故庐,敝褐长安市。
道旁连甲第,煊赫者谁子?
舆服何豪华,言状何下俚?
芒芒九陌间,万辙同一轨。
冀北藐神驹,辽东珍白豕。
井蛙语沧海,见小多如此。
傥荡中时忌,动辄得谤毁。
和光嗟偃蹇,同俗费钩揣。
世敝缛礼文,指摘及冠履。
莽莽元规尘,污人莫可迩。
颇忆终南径,延亘馀千里。
险巇讵所安,清旷乃足喜。
处境难具良,得半亦云已。
若论独善怀,未必非昨是。
独惭烟霞俦,谓非今世士。
所贵精神完,焉可议形似。
挟艺事权要,志士亦足耻。
吾辈荣浮名,有如长江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一些看法。让我们来分段解读:
浮云与澄怀
诗的开头说“远思凌浮云,澄怀悦棐几”,意思是诗人思绪悠远,好像凌驾于浮云之上,心境宁静,欣赏着简洁的书桌。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平静心境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官与居林泉
“缅怀林泉居,云何在官里”意味着诗人怀念山林中的隐居生活,却不得不留在官场上。“虽无山水胜,颇具花竹美”说明官场虽无山水之美,但也有花草点缀,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短亭惬游目,曲沼荡心滓”,短亭让诗人感到惬意,曲折的池塘使他轻松自在,诗意地描绘了官场生活仍有可取之处。
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
“十载四出入,人事悲生死”描述了诗人十年中多次进出官场,感叹人生的变化和世事的无常。“顿令风雅绪,一紊不可理”比喻诗人的文学传统和风雅精神,在官场的变迁中变得紊乱无序。
官场生活
“马尾南山云,马首黄埃起”描述了官场中官职的变化,就像马尾飘动,而马首则被黄沙遮住。诗人将官职的升迁比作飘忽不定的命运。“郁郁返故庐,敝褐长安市”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渴望回归宁静的生活。
社会现象
“道旁连甲第,煊赫者谁子?”意思是现代社会中,豪宅林立,但具体是谁的家却无人知晓。诗人通过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中物质财富过剩而人们却不知谁拥有这一切的怪现象。“舆服何豪华,言状何下俚?”进一步指出社会上有些人的豪华生活与他们言语的粗俗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社会上存在的虚伪与浮夸。
眼前世界
“芒芒九陌间,万辙同一轨”,形容城市里众多道路虽然方向不同,但都朝着一个目标。诗人用“冀北藐神驹,辽东珍白豕”来比喻那种看似有才能的人其实如同渺小的动物。“井蛙语沧海,见小多如此”则讽刺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一样,把小世界当成整个世界。
世故与世态
“倘荡中时忌,动辄得谤毁”,意思是不小心就会招致诽谤和毁誉,说明现代社会充满了猜忌和不信任。“和光嗟偃蹇,同俗费钩揣”,诗人感叹的是,要随波逐流,会遇到困难;要想随遇而安,还得费尽心思去揣摩他人的想法。
世风日下
“世敝缛礼文,指摘及冠履”,描述了社会风气变得浮夸,连日常的穿着打扮都受到指责。“莽莽元规尘,污人莫可迩”指的是人们追求虚名和地位,而这种浮夸风气会玷污道德,让人难以接近。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颇忆终南径,延亘馀千里。险巇讵所安,清旷乃足喜。”诗人回忆终南山的路径,尽管曲折,但清幽令人愉悦。“处境难具良,得半亦云已”表达了即使处境艰难,能得到一半的宁静也是值得满足的。
独善其身
“若论独善怀,未必非昨是。”诗人认为,尽管身处官场,但保持内心的纯真和宁静未尝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独惭烟霞俦,谓非今世士。”诗人认为自己无法与那些追求名利的人相比,自愧不如。“所贵精神完,焉可议形似。”意在强调人的内在精神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本质,形体上的差异并不重要。
结尾与反思
“挟艺事权要,志士亦足耻”告诫那些借助艺术或权力的人,不应贪婪世俗的名利,而应有高尚的情操。“吾辈荣浮名,有如长江水”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的成就如同长江水一般,终将流逝,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社会虚伪现象的批判,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