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于1939年抗战时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开篇"春风起我古今情"用春风象征时代变迁,带出对历史的感慨。第二句"袖手河山事屡更"暗指面对山河破碎却无能为力的无奈。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展现时间流逝:读书人埋头古籍("断简陈编驱昼夜"),而自然界的桃花燕子依旧轮回("夭桃紫燕送生平")。"亲千岁"指通过阅读与古人神交,"畏后生"则流露出对年轻一代的期许。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国家命运需要众人共同担当("天下共"),连李斯、朱熹、班固、蔡邕这些历史名人也难凭一己之力成就大事。这既是对全民抗战的呼吁,也体现了作者的历史洞察力。
全诗将个人读书生活与时代风云相结合,既有文人雅趣,又充满现实关怀,在平淡中见深沉,展现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担当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