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去屏风山拜谒唐代名臣陆贽(陆宣公)的墓时,触景生情引发的感慨。
前四句用两个历史典故开篇:西汉贾谊被贬长沙,屈原在江边悲吟。这两人都是怀才不遇的典型,作者说千百年后人们依然会为他们落泪,而自己不远万里来登山祭拜,暗示陆贽和这些先贤一样遭遇了政治挫折。
中间两句"剑北崎岖日,山东父老心"很巧妙:既描写山路艰险(剑北指四川剑门以北的险路),又暗指陆贽当年在动荡时局中力挽狂澜的艰难;"山东父老"既指当地百姓对陆贽的怀念,也暗含百姓对清官的期盼。
最后两句是情感爆发点:作者幻想如果唐代名臣阳城(以直言敢谏著称)能复活,定会和自己一起为陆贽的遭遇痛哭。这里用"沾襟"这个动作,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转化为极具画面感的场景。
全诗妙在把地理(屏风山)、历史(三个典故)、现实(登山场景)三层时空交织在一起,通过"同病相怜"的情感纽带,让读者感受到古今忠臣共同的命运悲剧。语言看似平实,但每个意象都有双重含义,需要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