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

陌上春泥苦未乾,绛唇渐吐不禁寒。
海棠尚晚教谁伴,山帽冲风每自看。
声好最怜清晓卖,味甘长纪绿阴团。
年年过雨胭脂落,时序关心有几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杏花盛开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杏花的美丽与脆弱,同时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陌上春泥苦未乾,绛唇渐吐不禁寒”写初春时节,泥土还未干透,杏花像少女的红唇一样微微绽放,却难以抵挡春寒。这里用“绛唇”比喻杏花,既形象又富有情感,让人感受到杏花的娇嫩。

颔联“海棠尚晚教谁伴,山帽冲风每自看”说海棠花还未开放,杏花无人陪伴,只能独自在风中摇曳。“山帽”可能指山间的雾气或云朵,杏花在风中与山帽相映,显得孤独而坚韧。

颈联“声好最怜清晓卖,味甘长纪绿阴团”转向听觉和味觉的描写。清晨卖花人的叫卖声格外动听,杏花的香甜让人难忘,绿荫下的杏花更显可爱。这里从多角度描写杏花,丰富了诗的意境。

尾联“年年过雨胭脂落,时序关心有几般”感慨年复一年,春雨打落如胭脂般的杏花,时光流逝让人心生感触。诗人通过杏花的凋零,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淡淡忧伤。

全诗以杏花为载体,既写其美丽,又写其脆弱;既赞其坚韧,又叹其易逝。语言清新自然,比喻生动,情感细腻,让读者在欣赏杏花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葛天民

葛天民,字无怀,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