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 薛镜
蓝浪浮花,青铜淬彩,空明大好无翳。
样巧裁菱,面平揩粉,不数尚方新制。
吴船载取,萦绣带、疑回鸾翅。
低挂苏潭,片月如描,弁峰晴翠。
华年误人似此。
杜郎看、鬓丝难避。
几对浅涡梨晕,笑临秋水。
勋业平生付与,最爱是、长宜旧铭字。
听罢怀中,窥馀睡起。
样巧裁菱,面平揩粉,不数尚方新制。
吴船载取,萦绣带、疑回鸾翅。
低挂苏潭,片月如描,弁峰晴翠。
华年误人似此。
杜郎看、鬓丝难避。
几对浅涡梨晕,笑临秋水。
勋业平生付与,最爱是、长宜旧铭字。
听罢怀中,窥馀睡起。
现代解析
这首《天香·薛镜》通过一面铜镜,巧妙串联起自然之美与人生感慨,读来既清新又深沉。
上阕用细腻的笔触描绘铜镜的精美:开篇"蓝浪浮花"三句,把镜面比作泛着蓝光的清澈水面,映出花纹如水中绽放。接着写镜子的工艺——菱花形的精巧边框,打磨得如擦过脂粉般平滑,连皇家工匠的新作品都比不上。后六句更生动:镜子被运上吴地的船只时,系着的绣带仿佛凤凰回旋的翅膀;挂在窗前时,镜中映出的月色如工笔画,远山青翠如冠冕。这里用"苏潭"(苏州水乡)、"弁峰"(山形如帽)等意象,营造出江南水乡的朦胧美感。
下阕转向人生感悟:突然转折说"华年误人",镜子照出岁月流逝,连杜牧那样的风流才子也躲不过白发。随后镜头拉近,写女子对镜梳妆的笑靥如梨涡浅现,但这份美丽终将随"秋水"(暗指时光)流逝。最后六句是全词点睛之笔:主人公告别建功立业的幻想,独爱镜子上"长宜"(永远吉祥)的铭文——这是对平淡生活的领悟。结尾"听罢怀中,窥馀睡起"耐人寻味,可能是夜深人静时摩挲铜镜,或清晨对镜整装,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宁静。
全词妙在"以镜为线":上阕写镜中世界如诗如画,下阕写镜外人生似水流年。铜镜既是精美艺术品,又是岁月见证者,这种双重身份让寻常物件有了穿越时空的力量。最打动人的是最后流露的生活态度:当壮志难酬时,珍视眼前平凡的美好,或许才是真正的"长宜"。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