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舫分司同年狱中有诗成集其送万生幼杨还甬上寄怀甚殷未及答也至杭答以三首即送之东行 其一

万氏吾通家,襟襼十世遥。
其暨九沙翁,尤称忘年交。
道山骑鹤去,零落嗟小桥。
周郎真健者,诗格如青瑶。
翩翩衡岳秀,来看浙江潮。
坦腹如佳婿,分符得剧曹。
西华正苦贫,藉以资兰膏。
才大应得屯,一跌遂瓢摇。
夷羊既触藩,旅鸟旋焚巢。
反噬一何毒,扪心非所招。
菰芦几故人,闻之共魂消。
之子乃间暇,旦旦拈诗瓢。
纵复惭柳下,不肯祭皋陶。
冁然笑髯翁,汤火浪悲号。
五月万生归,来访蒋径蒿。
为言对薄者,相念每连宵。
我方愧橐饘,何以报木桃。
感之不成寐,中夜空萧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友人万幼杨的深情之作,主要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困境中相互慰藉的温暖。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家族情谊的开篇
诗人用"万氏吾通家"开篇,说明两家是世交,情谊延续了十代。特别提到与万家的长辈"九沙翁"是忘年交,但如今这位长辈已去世("道山骑鹤去"),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伤。

2. 对友人才华的赞美
将万幼杨比作三国才子周瑜("周郎"),夸他诗风清雅如美玉("诗格如青瑶"),又形容他像南岳衡山般俊秀。提到他虽生活清贫("西华正苦贫"),但才华横溢,可惜遭遇挫折("一跌遂瓢摇"),如同羊撞篱笆、鸟巢被焚般狼狈。

3. 困境中的相守
描写万幼杨在逆境中依然坚持写诗("旦旦拈诗瓢"),即使处境艰难也不向权贵低头("不肯祭皋陶"指不献媚官府)。五月时万幼杨来访,两人在简陋的住处("蒋径蒿"指杂草丛生的小路)彻夜长谈,彼此牵挂。

4. 真挚的情感回应
最后诗人自愧无力给予朋友物质帮助("愧橐饘"指惭愧拿不出食物),但将这份情谊比作《诗经》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深厚交情。夜深人静时,这份感动让他辗转难眠。

全诗亮点
- 用"衡岳秀""浙江潮"等自然意象比喻友人的风采
- "夷羊触藩""旅鸟焚巢"生动展现人生困境
- 结尾的"中夜空萧骚"用风声烘托复杂心绪,余韵悠长
- 通过日常细节(彻夜谈心、惭愧无酒食)展现真实友情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感动",而是通过描写两家世交、对方才华、共同经历的苦难,以及自己夜不能寐的状态,让读者自然感受到这份友情的重量。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