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独自游园的复杂心情。
第一句"暖风晴日艳芳天"用三个明快的意象——温暖的春风、晴朗的天气、芬芳的花草,勾勒出一幅典型的春日美景图。但紧接着第二句"独客心情不忍言"突然转折,在这美好的春光里,独行的游人却怀着难以言说的愁绪。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人好奇:为什么在这么美的季节里,主人公却如此忧郁?
后两句给出了答案。"何处有花春掠眼"像是在自问自答:哪里能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春花呢?原来就在"金陀坊里岳家园"。这里的"掠眼"用得特别生动,形容春花的美让人眼前一亮,但转瞬即逝的感觉。而"金陀坊"这个具体地名,让整首诗突然有了真实感,仿佛我们跟着诗人一起走进了那个春日的私家园林。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最朴实的语言,写出了人人都能体会的矛盾心情:在最美的季节里,却感到最深的孤独。诗人没有直接说孤独,但通过"独客"和"不忍言"的含蓄表达,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春日愁绪。最后两句看似在写寻花,实则暗示着在孤独中寻找慰藉的心理过程。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