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寺 其一一六

更有一般僧,因果殊不顾。心里似屠沽,口中呵佛祖。

心口不相应,佛祖岂容侮。投子与赵州,肯踏名利路。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讽刺了一类虚伪的和尚,他们表面上念佛拜佛,内心却完全背离佛门真谛。全诗用大白话拆穿这种假修行:

开头直接点出"有这样一种和尚"——他们根本不信因果报应(佛教核心教义),心里盘算的尽是杀猪卖酒(指贪图世俗利益),嘴里却装模作样念着佛祖。这种心口不一的做派,连佛祖都要发怒。

最后两句搬出两位高僧反衬:投子(唐代高僧)和赵州(著名禅师)这样的真修行者,怎么可能去追名逐利?诗人用对比手法,让假和尚的嘴脸更显可笑。

全诗像一记警钟:修行不在口头表演,而在真心向善。至今读来,对那些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仍是绝妙的讽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