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梧州却寄永州使君

随风身不定,今夜在苍梧。客泪有时有,猿声无处无。
潮添瘴海阔,烟拂粤山孤。却忆零陵住,吟诗半玉壶。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旅途中的漂泊感受和对友人的思念。

前两句"随风身不定,今夜在苍梧"用简单的语言道出了诗人像风中的落叶一样居无定所,今晚暂时停留在苍梧(今广西梧州)的境况。一个"随风"就把漂泊无依的感觉写活了。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景物描写旅途艰辛:"客泪有时有"说旅途中难免流泪伤感;"猿声无处无"用猿猴的哀鸣声烘托出荒凉的环境;"潮添瘴海阔"写潮水涨起时更觉南方瘴气弥漫的海洋辽阔无边;"烟拂粤山孤"描绘烟雾笼罩下广东的山峦显得格外孤独。这些景象都在衬托诗人内心的孤寂。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想起在零陵(永州古称)与友人相处的时光:"吟诗半玉壶"这个细节特别生动,让人联想到他们一边饮酒(玉壶盛酒)一边吟诗作对的雅致生活,与眼前孤独的旅程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妙在:
1. 用"随风"这样简单的比喻就把漂泊感写透了
2. 通过泪、猿声、潮水、烟雾等具体事物让读者感同身受
3. 结尾突然转入温馨回忆,更反衬出当下的孤寂
4. "吟诗半玉壶"这样生活化的细节让友情显得特别真实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好想家""我好孤独",但通过这些景物和回忆的对比,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了他的思乡之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周朴

周朴(?—878),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