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故友史西村小雅堂

路绕黄家溪水长,春风洒泪复登堂。
草荒求仲常来径,尘满元龙旧卧床。
分手死生嗟契阔,伤心聚散觉凄凉。
高丘数尺栖神地,碧树争凋不待霜。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重访已故好友故居时的悲痛心情,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物是人非的凄凉画面。

前两句写寻访之路:沿着黄家溪蜿蜒的小路,春风吹拂中含着泪水再次踏入老友的厅堂。"洒泪"二字直接点明这是带着悲伤的重访。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景物展现人去楼空的寂寥:庭院小径长满荒草,再不见当年常来拜访的足迹;老友生前用过的床榻积满灰尘。诗人想起与好友生离死别的遗憾,聚散无常的往事更添心酸。这里用"求仲"(指代隐士)、"元龙"(指代豪士)两个典故,暗示好友生前的品性。

最后两句尤为动人:那几尺高的坟茔已成安息之地,坟前碧绿的树木等不到秋霜就纷纷凋零。树木的"争凋"像是替诗人提前宣泄着哀伤,用自然景象的异常变化,加倍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痛苦。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面对面倾诉哀思。通过荒草、尘床、孤坟、早凋的树木这些日常景物,让读者真切感受到诗人睹物思人的沉痛。特别是最后树木"不待霜"的细节,把无形的悲伤化作可见的画面,成为全诗最打动人心的点睛之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