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林沧洲的人科举落榜后去荆门的故事,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
1. 朋友落榜的安慰 开头说"可怜你这次没考好,头发都愁白了",用"鬓成丝"(头发变白)生动表现了朋友因失败受到的打击。
2. 孤独的远行 接着描写他坐船去荆门(湖北),路上听到巫峡的猿猴悲鸣。这里用猿声代表他低落的心情,就像我们常说"连天气都在为我难过"。
3. 夸朋友的品德 用两个典故夸他: - "徐孺榻":说林沧洲像古代贤士徐孺子一样受人敬重 - "象山祠":用陆九渊(象山先生)比喻他重视道义 说明他虽然考试失败,但人品很好。
4. 温暖的鼓励 最后用姜子牙的典故(老人钓鱼最后当上丞相)安慰他:别灰心,像你这样有才华的人,将来一定能成为帝王之师。就像我们现在说"是金子总会发光"。
全诗就像朋友间的暖心对话:先理解对方的失落(1-2句),再肯定他的价值(3-4句),最后给出希望(5-6句)。用坐船、猿声这些具体画面让人感受到情绪,又用历史故事来传递"失败不可怕"的道理,既走心又有智慧。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