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娃宫次韵

禾黍已蒙香径土,苏台还恨锁苍厓。
云归叠叠堆鸦鬓,花落纷纷掷燕钗。
此日锦笙惟岛弄,当年雄剑自尘埋。
荒原古柏西风里,漫对吴山独怆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遗迹的苍凉画面,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繁华逝去的感慨。

前两句写眼前荒芜景象:曾经种满庄稼的香径如今野草丛生,姑苏台遗址被山崖环绕,仿佛锁住了往昔的辉煌。"恨"字透露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勾勒历史画面:云朵像女子堆叠的发髻,落花似抛掷的燕钗,当年歌舞升平的景象(锦笙代表音乐,雄剑象征武力)都已湮灭。这里用"岛弄"暗示音乐飘渺远去,"尘埋"二字凸显英雄霸业终成黄土。

最后两句将镜头拉回现实:西风中的古柏与荒原,诗人独自面对吴山黯然神伤。古柏的意象既象征时间流逝,又暗含坚韧的生命力,与短暂的人类辉煌形成强烈反差。

全诗妙在将历史沧桑感具象化:用女子发髻、首饰比喻自然景物,把抽象的历史兴亡转化为可感的视觉形象;通过"锦笙""雄剑"等典型物象,以小见大展现吴越争霸的往昔。结尾的"独怆怀"三字,让读者仿佛看见诗人茕茕孑立的身影,感受到那种穿越时空的孤独与怅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