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西湖春雪作,似湛翁瞿禅

姚冶波奁,璁珑山髻,新妆初试冰绡。
缬眼园林,模糊桧顶松梢。
玉鳞已作狂尘散,甚狞龙、贝阙犹骄。
任荒茫、海气楼台,顷刻琼瑶。
当窗一白浑疑曙,笑姮娥寒噤,怯上墙腰。
折断衾棉,依然梦影如潮。
秾华装缀应成稿,怕东皇、呵手难描。
漫商量、唤起花风,染柳熏桃。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的是西湖春雪的奇丽景象,用充满想象力的比喻和细腻的笔触,将雪景写得既梦幻又生动。

上片写雪景的瑰丽变幻:
1. 开篇用女子梳妆比喻雪景——"姚冶波奁"说湖面像梳妆镜,"璁珑山髻"说雪山像女子发髻,"冰绡"形容薄雪如透明纱衣。把自然景观写得像精心打扮的美人。
2. "桧顶松梢"写树木积雪的朦胧美,"玉鳞"形容飘雪如龙鳞散落,"狞龙贝阙"把雪后建筑比作龙宫,营造出神话般的意境。
3. "海气楼台"到"琼瑶"展现雪景瞬息万变的特性,仿佛海市蜃楼般虚幻又珍贵。

下片转入人的感受与联想:
1. "浑疑曙"写雪光映窗的错觉,"姮娥寒噤"用怕冷的嫦娥形象,幽默地表现春雪的寒意。
2. "折断衾棉"到"梦影如潮"用被子里的温暖对比室外雪景,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很巧妙。
3. 结尾担心春天被雪耽误——"东皇"(春神)可能冻得画不出春色,最后期待春风尽快融化冰雪,让桃红柳绿的春天到来。

全词特色:
- 比喻新颖:把雪比作梳妆、龙鳞、琼瑶等,充满想象力
- 虚实结合:既有具体景物描写,又有神话联想
- 情感细腻:从惊叹到担忧再到期待,层层递进
- 语言精美:"璁珑""冰绡"等词既准确又优美

这首词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动态的西湖雪景图,不仅能看到景色,还能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对春天的热切期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