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源

花开十丈照峰头,露褪红衣烂不收。
太乙真人多逸兴,稳眠一叶泛中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仙气的莲花盛景图,语言生动,意境超脱。

开头“花开十丈照峰头”用夸张手法写莲花之大,仿佛十丈高的花朵照亮山顶,瞬间营造出震撼的视觉画面,让人感受到莲花的蓬勃生命力。

“露褪红衣烂不收”进一步描写莲花的状态:晨露褪去,花瓣(红衣)肆意绽放,甚至有些“烂漫不收”——这里不是贬义,而是形容莲花开得毫无拘束,自由奔放,充满野性美。

后两句引入神话人物“太乙真人”,他悠闲地躺在一片莲叶上,随波漂流。这个画面将莲花与道教神仙联系起来,增添了奇幻色彩。莲叶成了仙人的“小舟”,中流泛舟的意象既宁静又飘逸,传递出超然物外、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

全诗精髓在于:用夸张的莲花和神仙泛舟的意象,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普通人读来,既能想象出壮丽的莲花奇景,又能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身心放松的治愈感。

鲁宗道

鲁宗道(966年—1029年),字贯之。亳州人。北宋著名谏臣。少年孤贫,生活于外祖父家。举进士后,为濠州定远尉,继任海盐县令,后改任歙州军事判官,迁秘书丞。天禧元年(1017年)为右正言谏章。官至吏部侍郎、参知政事,世称“鱼头参政”。天圣七年(1029年)卒,年六十三,赠兵部尚书,谥号“简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