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卓锡泉"的清幽景致,通过简洁的意象传递出深刻的禅意。
前两句"老禅卓锡处,石上泉犹清"像电影镜头般展开:一位老禅师曾在此驻留("卓锡"指僧人驻留),石缝中涌出的泉水至今依然清澈。这里用"犹"字巧妙连接古今,暗示泉水历经岁月仍保持本真。
后两句"红尘不相染,唯有苍苔生"形成鲜明对比:喧嚣的尘世无法污染这里,只有自然的青苔静静生长。"不相染"三字力道十足,既写实(泉水未被污染)又写意(暗喻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而"苍苔"这个细节既点出环境的幽静,又暗示时光的沉淀。
全诗仅20字,却构建出一个充满禅意的微型世界:清泉代表纯净本心,苍苔象征自然生长,二者共同构成对抗红尘的精神净土。诗人没有直接说理,而是通过石泉、苔藓这些具体物象,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境界,这正是中国传统诗歌"以景传情"的典型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