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道上松
长松高落落,积雪白皑皑。
鳞鬣冻且僵,郁结久不开。
观其缠压意,直使同枯荄。
雁带寒光去,鸟传春信(豫章本作色)来。
微阳入直干,生意忽已回。
豁若醉初醒,整顿出尘埃。
秀色媚山腹,孤标摩斗魁。
时至自当复,安得长摧颓。
若非根本壮,何能异草莱。
鳞鬣冻且僵,郁结久不开。
观其缠压意,直使同枯荄。
雁带寒光去,鸟传春信(豫章本作色)来。
微阳入直干,生意忽已回。
豁若醉初醒,整顿出尘埃。
秀色媚山腹,孤标摩斗魁。
时至自当复,安得长摧颓。
若非根本壮,何能异草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被积雪压弯的松树如何在寒冬中坚韧生存,最终迎来春天的故事。全诗通过松树的形象,传递出逆境中保持希望、坚守本心的深刻哲理。
开头四句用"长松""积雪"的对比,展现松树被冰雪覆盖的困境——松枝像僵硬的鱼鳞一样冻得无法舒展,压抑太久几乎失去生机。中间四句出现转折:大雁带走寒意,鸟儿带来春讯,当阳光照进树干,生命奇迹般复苏。这里用"醉初醒"的比喻特别生动,就像人酒醒后突然清醒,松树也抖落冰雪重获新生。
后六句描写复苏后的松树:青翠点缀山腰,树梢几乎触到北斗星。诗人由此感悟:就像季节必然轮回,人只要根基牢固("根本壮"),就一定能度过难关,不会永远颓败。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松树之所以不同于杂草,正因它内在的强大。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把松树拟人化:被雪压弯时像人低头忍耐,复苏时像人整理衣冠,最终昂首挺胸的模样又像战胜困难的勇者。这种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完美结合的手法,让读者既能欣赏冬日松景,又能从中获得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