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自嘲的口吻,写出了两个落魄文人相遇时的幽默场景。
前两句"我坐诗穷子术穷,只堪雨笠与烟篷"是说:我写诗没出路,你搞方术也没前途,咱俩穷得只剩遮雨的斗笠和破旧的船篷(暗指漂泊的生活)。这里用"诗穷""术穷"的对称写法,突出两人同病相怜的处境。
后两句更有意思:"牢收相法无人问,路上相逢尽相公"——你虽然精通相面之术却无人光顾,但巧的是,路上遇到的每个穷书生(相公)都和你长得一样寒酸!这里用"相公"双关,既指书生又暗指"相同的穷相",把落魄文人遍地都是的现状说得既心酸又好笑。
全诗妙在: 1. 用"雨笠烟篷"这样接地气的意象代替直接哭穷 2. "尽相公"的谐音梗让苦涩变得幽默 3. 通过两个失败者的相遇,折射出当时读书人的普遍困境 就像现代人自嘲"毕业即失业""同是天涯打工人",诗人用机智的方式,把文人落魄这个沉重话题写出了让人会心一笑的况味。
赵必象
赵必象字玉渊,东莞人。生于宋理宗淳佑五年,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年五十岁。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与父崇同登进士。初任高要尉,摄四会令,再任南康丞文天祥开府惠州,辟摄惠州军事判官。入元,隐居温塘村。工诗,体格清劲,有复瓿集六卷,为诗二卷,长短句一卷,杂文二卷,附录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