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参观崔清献公祠时的感慨。全诗通过祠堂的兴衰变迁,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高尚品德的敬仰。
首联说岭南地区几千年来的奇闻异事,祠堂的兴建和荒废似乎都有定数。这里用"数应关"暗示历史兴衰自有规律。
颔联写祠堂现状:壁画还能让人想起崔清献公当年"三太"(太师、太傅、太保)的荣耀,但香火冷落得连半个僧人都养不活。通过今昔对比,突出祠堂的衰败。
颈联说当年人们都争相瞻仰崔公风采,但时过境迁,现在祠堂破败,让人真切感受到世事艰难。这里用"□见"的留白,让读者自行想象当年盛况。
尾联是点睛之笔:夜里细读崔公当年辞官的表文,他那高洁如清风般的品格,实在令人仰慕却难以企及。用"清风不可攀"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地赞美了崔公的清廉正直。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祠堂的今昔对比,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暗含了对现实世道人情的感慨。最后以"清风"作比,将抽象的道德品格具象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