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 其十二 宜臼

莫亲于父子,天性有时移。
竟以妇为厉,空令传作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杂咏一百首 其十二 宜臼》通过对一个家庭故事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关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让我们逐句解析:

1. 莫亲于父子,天性有时移。
这句说的是,父子之间的亲情是最亲密的,但即使是天性也会有变化的时候。这里的“天性”,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情感。

2. 竟以妇为厉,空令传作诗。
这句描述了一个极端的情况:竟然因为妻子嫉妒而产生了仇恨(厉,这里指嫉妒、憎恨),这种仇恨使得家庭关系变得恶劣,最终诗人只能通过写诗来表达对这种事件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即使是最亲密的亲情也可能会因为某些因素(例如感情纠葛、嫉妒等)而受到破坏,这种变化有时甚至会让人感到无奈和悲伤。诗人通过这个故事引发读者对家庭关系及人性复杂性的思考。

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家庭关系变化的感慨,还间接提醒人们要珍惜和维护家庭中的亲情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人性中不可避免的复杂与矛盾。这种通过具体事件来反映普遍人性和情感的方式,使得这首诗充满了现实意义和情感深度,让人读来既感伤又深思。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