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逢老僧 其六

课得西崖杉柏成,山中知面不知名。
少时曾学收云法,拟把一囊送我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山中偶遇老僧的场景,语言质朴却充满禅意。

前两句写老僧的生活状态:他在西崖边种下的杉柏已经长大,虽然常在山中见到他,却始终不知道他的名字。这里透露出僧人淡泊名利、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隐士形象。

后两句转入一个有趣的细节:老僧年轻时学过"收云"的法术(可能指修行或某种禅修功夫),现在打算把这个"法术"打包送给我。这里的"一囊"既可能是装云的布袋,更象征着老僧想传授的人生智慧。把虚无缥缈的"云"打包相赠,这个想象既天真又深刻,暗喻着老僧想与诗人分享超脱世俗的心得。

全诗妙在将深刻的禅理藏在日常对话中,通过种树、收云这些具体画面,让我们感受到山中修行者那种物我两忘、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