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春日同友人游山的惬意经历,充满自然野趣和隐逸情怀。
前两句写实景:溪水上涨淹没了小桥,一行人只好把轻便的小船停在野岸边。这里用"桥难越"的阻碍感反衬出郊游的随性,遇到困难就灵活调整,反而增添了旅途趣味。
中间四句展现山行画卷:阳光透过新叶斑驳洒落,照亮了手中的竹杖(瘦策);蜿蜒小路引向支硎山深处。这里特别点出历史痕迹——青苔上残留的马蹄印是东晋高僧支遁(支公)的遗迹,竹林掩映的僧房更添禅意。这些细节让普通的春游有了穿越时空的文化厚重感。
最后两句神来之笔:同游的叶公霖虽已八十高龄,却中气十足地对着山谷长啸,声震岩壁。这个充满生命力的特写镜头,将老当益壮的豪情与山水清音完美融合,也暗含对隐士精神的向往。
全诗就像一段春日vlog:既有溪水、阳光、曲径的清新画面,又有古迹、僧庐的历史滤镜,最后以老人长啸的"高光时刻"收尾,把寻常踏青写出了超脱尘俗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