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小桃红_○题情

○题情
暗思金屋配合春娇,是那一点花星照也。向这欢娱中深埋了祸根苗,我一从
见了那个妖娆,他便和咱燕莺期,凤鸾交,鸳鸯侣,只引的蜂蝶儿闹也。恨不的
折损柔条,谁承望五陵人,可早先能够了小蛮腰。
【下山虎】向这芙蓉锦帐配合春娇,说不尽忄乞僧处有万般小巧。割舍了叶
损枝残,蕊开瓣凋,早一树烟华春事了。是咱思算少,又被傍人一觅里搅。猛可
里祆神庙顿然火烧,险把蓝桥水淹倒。
【山麻秸】计痛喋低低道,你休得为我愁烦,因我煎熬。多娇,犹兀自恐咱
憔悴潘安容貌。越着我气冲牛斗,恨填沧海,怒锁霞霄。
【恨薄情】为恩情,伤怀抱。追游宴赏情分少,朱颜镜里添老。书斋静悄,
不敢展文公家教。但只是磨香翰,挽兔毫,才下笔了便写出风情,翰林旧稿。
【四般宜】织锦字,寄英豪。焚金鼎,谢青霄。端详了云翰墨,越着我恨难
熬。全不写云期雨约,但只诉玉减香消。他道我风流性如竹摇,忄乞登的在咱心
上,默地拴牢。
【怨东君】他那里红妆残顿忘了楚娇,咱这里青衫湿渐成沈腰。他那里两泪
鲛绡,咱这里行里坐里五魂缥缈。耽烦受恼,是咱离多会少。莫不是普天下相
思病,我共他占了?
【江头送别】腌赞闷腌赞闷甚时断绝?恹煎病恹煎、病甚日医疗、又不
敢对着人明明道,只落的梦断魂劳。
【余音】眠思梦想如花貌,这愁烦谁人知道,守着这一盏残灯昏沉沉坐到晓。

现代解析

这首曲子用直白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陷入爱情陷阱的痴情人的故事,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理解:

1. 一见钟情的陷阱
开篇用"金屋藏娇"的典故,暗示主人公遇到个美人就昏了头。他把这场艳遇比作"花星照命",以为走了桃花运,结果却是"欢娱中埋了祸根"。那些"燕莺期、凤鸾交"的甜蜜承诺,最后变成"蜂蝶闹"的混乱局面,像柳条被攀折般被爱情消耗得身心俱疲。

2. 爱情幻灭的过程
用"芙蓉帐暖"的香艳场景反衬现实的残酷:感情像被摧残的花枝般凋零("叶损枝残,蕊开瓣凋"),猛醒时才发现爱情神庙已倒塌("祆神庙火烧"),连相会的蓝桥都快被淹没。这里用神话典故形象表现感情崩塌的震撼。

3. 病态相思的煎熬
主人公像得了相思病:照镜子觉得自己变老,书房里写不出正经文章,一落笔全是风月词句。想写信诉苦,对方却回些不痛不痒的话("全不写云期雨约"),更让他气得"恨填沧海"。这段把单相思的焦躁写得活灵活现。

4. 对比中的痛苦
用"他那里/咱这里"的对比句式,像镜头切换般展现双方状态:对方早忘了誓言("红妆残忘楚娇"),自己却愁得瘦成沈约("青衫湿渐成沈腰")。这种不对等的思念,让他怀疑自己"占了天下相思病的大头"。

5. 无处诉说的憋闷
最后用口语化的抱怨收尾:"腌臜闷"(窝囊气)、"恹煎病"(相思病)不敢对人说,只能守着油灯胡思乱想到天亮。这个熬通宵的结尾画面,让所有失恋过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全篇妙在把古典诗词的意境(如蓝桥、祆神庙)和市井口语("恨不的折损柔条")糅合,把爱情从甜蜜到腐烂的全过程,写成了一部活生生的"恋爱警示录"。尤其"普天下相思病我共他占了"这种带自嘲的抱怨,既有元曲的泼辣,又透着现代感的幽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