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胡氏楼(胡字敬叔) 其一

草际露华白,天边云浪开。
好风何处起,和月入帘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场景,语言清新自然,读来让人感到放松舒适。

前两句写景:草叶上的露珠晶莹洁白,天边的云层像波浪一样散开。这里用"露华白"和"云浪开"两个生动的比喻,把夜晚的静谧和天空的开阔表现得很有画面感。

后两句转入动态描写:一阵清风不知从何处吹来,带着月光一起飘进了窗帘。这里"好风"和"和月"的搭配特别巧妙,把无形的风和柔和的月光写得很有情调,仿佛它们是一对好朋友相约而来。

整首诗最大的特点是: 1. 动静结合:前两句是静景,后两句是动景,让画面活了起来 2. 感官丰富:有视觉(白露、云浪、月光),也有触觉(清风) 3. 意境优美:通过简单的自然景物,营造出恬淡闲适的意境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他对这份宁静夜色的喜爱,以及闲适自得的心情。读这样的诗,就像在炎热的夏天喝到一杯清凉的泉水,让人身心舒畅。

陶梦桂

陶梦桂(一一八○~一二五三),字德芳,隆兴府(今江西南昌)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一二○)进士,调德安府司户参军。辟为安陆军节度推官。入荆南、四川安抚司幕。历知吉州万安、鄂州武昌县,通判辰州、岳州。官至朝请郎。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命知容州,未赴。閒居十五年,宝祐元年卒,年七十四。有《平塘陶先生诗》三卷(卷三为附录),今仅存民国宜秋馆翻刻清雍正十二年修补明崇祯元年裔孙陶文章刊本。事见本集卷三宋罗必先《故知容州朝请陶公墓志铭》及近人李之鼎跋。陶梦桂诗,以宜秋馆翻刻本(藏浙江图书馆)为底本,底本明显错讹酌予订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