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胡秘书学中释奠

祠官环邃殿,晰燎响晨光。
工有歌咸夏,人无问国庠。
豆笾陈吉飨,磬管奏和锵。
盛事留篇什,赓酬愧不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场景,展现了中华传统礼乐文化的魅力。

前两句写清晨的祭祀现场:官员们环绕着幽深的殿堂,燃烧祭品的火光与晨光相映,木柴燃烧的噼啪声回荡在清晨。这里用"晰燎响晨光"的声光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了祭祀的礼乐流程:乐工们唱着《咸池》《大夏》这样的古乐,现场庄严肃穆无人喧哗。祭台上摆满精美祭器,编钟管乐奏响和谐乐章。诗人通过"豆笾""磬管"等具体器物,让现代读者也能想象当时的场景。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这样的盛事值得用诗文记录,但自己却惭愧文采不足,难以完美表达。这种谦逊态度反而让诗歌更显真诚。

全诗就像一部微型的纪录片,既有宏大的仪式场面,又有细腻的声光细节,最后加入个人感受,让庄严的祭祀活动显得亲切可感。诗人用简练的文字,成功让千年前的礼仪场景在现代读者眼前"活"了过来。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