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盛东田被调任到兴化做官的故事,字里行间透着真挚的关怀和幽默的调侃。
前两句说朋友带着家人千里赴任是件喜事,至少不用再走四川那些险峻的栈道("钩栈""嵚崎"指危险山路)。这里用对比手法:虽然都是异地为官,但去平坦的兴化总比去山路崎岖的四川强,暗含对朋友安全的关心。
后两句开了个文人玩笑:将来你整理回京述职的材料时,可惜少了段"骑驴入蜀"的传奇经历(四川多山常需骑驴)。这里用"骑驴入蜀诗"这个典故,既点明朋友原本要去四川的往事,又用轻松口吻说"少了点作诗的素材",在调侃中透着亲切。
全诗就像朋友间的闲聊,既有"去兴化比去四川好"的实在关心,又有"可惜少了个好故事"的风趣打趣,把官场调任这样严肃的事写得温暖又有趣,展现了文人之间特有的幽默表达方式。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