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晨起闷坐

斜风密雨到重阳,忆到身家百感茫。觅句了无新意味,从公难改旧衷肠。

潮声远近喧清梦,虫语周遭近小床。毕竟似僧还是客,披衣起坐费思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重阳节这一天的心情和感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情绪。让我们一步步来解析这首诗:

首先,诗人开篇就用“斜风密雨到重阳”这句话描绘了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重阳节是秋天的一个重要节日,原本应该是家人团聚、登高赏菊的好时节,但此时诗人却感受到了阴雨的侵扰,这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并不愉快,可能是因为思念远方的家人或是对生活的某些事情感到迷茫。

接着,“忆到身家百感茫”这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复杂心情。诗人回忆起家里的情况,感到内心涌起了许多无名的感慨。这里的“身家”不仅指家里的事情,还可能包括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以及对家庭生活的怀念。

然后,诗人提到“觅句了无新意味,从公难改旧衷肠”。这里说的是诗人在尝试创作新的诗句,但发现没有新的灵感或感觉。同时,他也难以改变自己对某些事情的基本态度或情感。这反映了诗人即使在创作上遇到了瓶颈,也坚守着自己的内心和情感,没有轻易改变初衷。

接下来,“潮声远近喧清梦,虫语周遭近小床”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远处的潮声和近处的虫鸣打破了诗人的沉睡,让他从梦境中醒来。这里不仅描述了自然的声响,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纷扰。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思绪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难以平静。

最后,“毕竟似僧还是客,披衣起坐费思量”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诗人思考自己究竟是像僧人一样超脱于世,还是像客人一样在旅途中漂泊。这种自我探索和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状态的反思。最终,他决定起身起床,经过一番思考后,或许会找到一些新的答案或方向。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内心的独白,展现了诗人重阳节这一天复杂的情感状态,以及对于生活意义的深深思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