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寄四首 其二 (1976年)

岂不怀归不许归,十年鸡黍那曾窥。
巴山夜雨皆陈套,手提乾坤入酒杯。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于1976年,表达了作者在特殊年代里思乡却不能归的苦闷,以及用豪情对抗现实的复杂心境。

前两句"岂不怀归不许归,十年鸡黍那曾窥"直白地道出:谁不想回家呢?但就是不让回啊!连家乡最普通的鸡肉米饭(鸡黍指代家乡饭菜)都十年没见过了。这种大白话式的表达让读者立刻感受到作者被压抑的乡愁。

后两句突然转向豪迈的想象:"巴山夜雨"(指代传统思乡诗词)都太老套了,不如直接把天地乾坤(指代整个世界)装进酒杯一饮而尽。这里用夸张的喝酒动作,把无法排遣的苦闷转化为一种狂放不羁的姿态,展现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精神自由的态度。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明明写的是不能回家的委屈,却用"手提乾坤"这样气魄宏大的意象来化解,让普通的思乡之情升华成了一种对抗命运的精神力量。这种苦中作乐、化小我为天地的气概,正是中国传统文人在逆境中特有的豁达与坚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