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孙伯英容城故居

政教才气敌希夷,冠帔翻然亦未宜。
谁辨胡寅论鸿客(见《读史管见》。),只除坡老识安期(见《安期生》诗。)。
可怜乔木空秋色,惟有青山似旧时。
欲传先贤问遗事,故园猿鹤不胜悲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道士孙伯英的故居,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和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前四句写孙伯英的才华和遭遇。诗人说孙伯英的政教才能堪比古代隐士陈抟(希夷先生),但他戴着道士冠巾(冠帔)的样子其实并不合适。这里暗指孙伯英可能因时局所迫才出家为道。接着用两个典故:胡寅曾批评过"鸿客"(隐士),而只有苏东坡(坡老)真正理解安期生这样的仙人。这里暗示孙伯英的处境不被人理解。

后四句写故居现状。曾经高大的乔木(象征孙伯英)如今只剩秋色,只有青山依旧。诗人想打听先贤的事迹,却只见故园中哀鸣的猿鹤,令人伤感。全诗通过今昔对比,用"乔木空秋色"、"猿鹤悲"等意象,生动表现了人才凋零、往事成空的哀愁,让读者感受到时光无情和怀古之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