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隐为黄彦正三首(今清夫令祖) 其二

知时布谷隔林呼,雨后春犁学自扶。
岂可枉寻干禄仕,何妨识字作农夫。
畬田火米常先熟,老瓮新篘不用沽。
窃比古人谁得似,长沮桀溺是吾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知足常乐的农夫形象,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开头两句用生动的画面感描写农忙景象:布谷鸟在树林间鸣叫报春,雨后农夫扶着犁耙开始春耕。这里用"学自扶"的细节,暗示农夫对农活的熟练和热爱。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价值观宣言:何必为了当官而委屈自己(枉寻干禄仕),做个识字的农夫有何不好?接着用具体生活场景展现田园之乐:开荒田里稻米早熟,自家酿的新酒不用去买。这些细节充满生活气息,展现出自给自足的满足感。

最后两句用典表明心志:要问我和哪位古人相似?就是春秋时隐居耕作的隐士长沮和桀溺。这个典故强化了诗人安贫乐道、远离官场的人生选择。

全诗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典故,赞美了简单纯粹的农耕生活,传递出"宁可清贫自乐,不求浊富多忧"的人生智慧。诗人用农夫的口吻,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