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菊
秋声振窾木,槁叶随飞蓬。
起视篱下华,灼灼夭桃容。
天公等儿戏,小草发纖秾。
乍疑武陵源,秦人傥再逢。
又如灵云老,禅机投劒锋。
畴昔粪土广,靖节吾所宗。
不然荐坠露,三闾挹遐踪。
吕令载黄花,鞠裳表其衷。
浊醪乱眼缬,衰颜暂时红。
肯效玄都吟,葵麦摇春风。
起视篱下华,灼灼夭桃容。
天公等儿戏,小草发纖秾。
乍疑武陵源,秦人傥再逢。
又如灵云老,禅机投劒锋。
畴昔粪土广,靖节吾所宗。
不然荐坠露,三闾挹遐踪。
吕令载黄花,鞠裳表其衷。
浊醪乱眼缬,衰颜暂时红。
肯效玄都吟,葵麦摇春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菊花盛开的景象,并借花抒怀,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淡泊态度。
开头四句用秋风扫落叶的萧瑟景象,反衬出篱边菊花如桃花般艳丽的姿态。"天公等儿戏"以下六句,用两个典故表达惊喜:先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又想到禅宗灵云禅师见桃花悟道的故事,暗示菊花让诗人获得精神顿悟。
"畴昔粪土广"到"三闾挹遐踪"这六句,通过对比表达人生选择:既可以像陶渊明(靖节)那样归隐田园,也可以像屈原(三闾大夫)那样以露水为食、坚守高洁。菊花在这里成为精神品格的象征。
最后六句写赏菊饮酒的闲适生活。"浊醪乱眼缬"写酒醉眼花,"衰颜暂时红"写菊花让人暂忘衰老。结尾表明不愿学刘禹锡写玄都观桃花的讽喻诗,而愿在秋菊中享受宁静,暗示对政治纷争的疏离。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菊花比作"灼灼夭桃",在萧瑟秋景中突显其生命力。通过桃源、禅机、陶渊明、屈原等多个典故的层层递进,把普通的赏菊体验升华成对人生境界的思考,最后回归到饮酒赏花的闲适生活,展现出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李洪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