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

东皇失其御,十日无精光。
滕六驱前锋,回风恣清狂。
晨光炫银海,檐滴更漏长。
我发日已白,对此重感伤。
披氅学王恭,展卷怀孙康。
哀彼下土人,大半亏衣粮。
履敝东郭跣,门闭袁安僵。
愿言早开霁,万象熙春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大雪带来的景象和诗人的感慨,语言生动,情感真挚。

前四句写雪势凶猛:太阳失去威力("东皇"指太阳神),连续十天都暗淡无光。雪神滕六(传说中的雪神)打头阵,旋风肆意狂舞。这里用神话人物来写自然现象,让大雪显得更有气势。

中间六句写雪后景象和诗人感受:清晨雪光刺眼,屋檐滴水声像更漏一样漫长。诗人看到自己日渐斑白的头发,面对雪景更觉伤感。他披上大衣学东晋王恭的潇洒,展开书卷想起孙康映雪读书的勤奋。这里用两个历史典故,既写雪中生活,又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后六句转向对百姓的关切:诗人哀叹雪中百姓缺衣少食,像《孟子》里冻坏脚的东郭先生,又像东汉袁安大雪天僵卧家中。最后两句表达美好愿望:期盼早日放晴,让万物享受温暖春光。这里通过历史人物的困境,反映普通人在严寒中的艰难。

全诗从神话到现实,从个人到众生,既有对自然力量的生动描写,又饱含对百姓疾苦的同情,最后以春日暖阳的期盼作结,展现了中国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中用典自然贴切,雪景与情感交融,是首情景交融的佳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