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为一位姓聂的贵族女性写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高度赞誉。全诗通过几个层次展现了这位女性的品德、家风和身后哀荣。
首联用历史典故开篇,将聂夫人比作古代贤德的"轵井夫人"(春秋时期一位重情义的女性),又提到"阜陵丞相"(可能指某位治家严谨的名臣),暗示她既有传统女性的高尚品格,又继承了严格的家风。这种用历史人物作比的手法,既避免了直接夸赞的俗套,又显得赞誉更有分量。
颔联具体描写她的品德:说话从不逾越闺阁礼仪("妇言初不踰闺壸"),治家首先注重维护家族门风("家法尤先下里门")。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点出了传统社会对理想女性的两大要求——谨言慎行和持家有道。
颈联转而写她的尊贵身份和身后哀荣:生前穿着华丽的命妇礼服("命服六珈"是高级命妇的装饰),死后有千辆马车送葬。但"忽寒原"三字笔锋一转,暗示再隆重的葬礼也改变不了生命终结的凄凉,为尾联的哀伤埋下伏笔。
尾联抒发诗人自己的悲痛:晚年再也无法登门拜访("升堂拜"),只能含泪写下这篇悼词("埋辞"),"断魂"二字直接道出撕心裂肺的哀痛。这种由客观描述转向主观抒情的写法,让全诗在肃穆庄重之余,更添真挚情感。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既遵循了挽诗的传统格式(先赞德行再抒哀思),又通过"忽寒原""断魂"等词语打破陈套,让礼仪性的悼念有了真实情感的重量。诗人没有简单罗列美德,而是把聂夫人放在家族传统、社会规范的背景下展现,使这位古代女性的形象既符合理想标准,又不失个人特色。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