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阅武

圣代舆图广,襟包及夜郎。
连城严屏翰,万旅肃封疆。
星驾行春远,霜台校武强。
六韬呈战略,五善肃边防。
花暖蛮烟息,风雄士气扬。
戈鋋寒雪色,旗帜锦云光。
力羡争超距,材精许擅场。
射雕飞迅镝,走马背长枪。
本藉皇威大,还资国器良。
辕门推毂重,帷幄运筹长。
羽扇吾真忝,干城尔各当。
紫宸宵旰虑,应免顾南荒。

现代解析

这首《靖州阅武》是一首描写古代军事演练的壮阔诗篇,用生动的画面和激昂的语调展现了军队的威武气势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格局宏大:开头说国家疆域辽阔,连偏远的夜郎地区(今贵州一带)都纳入版图,说明这是一个强盛的时代。军队驻守边疆,严阵以待,展现国家强大的防御力量。

2. 军事演练场景:诗中描绘了军队在春天演练的热闹场面。将士们顶着寒霜训练武艺,展示各种战略战术("六韬"是古代兵书,代指军事谋略)。训练内容包括射箭、骑马、长枪等实战技能,士兵们个个技艺高超,士气高昂。

3. 壮观的军容: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军队的威武形象:兵器在雪光中闪着寒光,军旗像锦绣云霞般绚丽。这些描写既展现了军队的严整,也暗示着国家的强盛。

4. 保家卫国的决心:诗中强调军队的强大既依靠皇帝的威望,也需要精良的武器装备。将领们在军营中运筹帷幄,士兵们各司其职,共同守卫边疆。最后说皇帝日夜操劳国事,有了这样强大的军队,就不用担心南方边疆的安全了。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大量形象比喻(如"戈鋋寒雪色,旗帜锦云光")让军事演练场面跃然纸上 - 通过细节描写(射箭、骑马等)展现军队的训练有素 - 字里行间充满自豪感,体现盛世的自信与力量 - 表达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歌颂国家军事实力、展现军人英勇气概的雄壮诗篇,让读者感受到古代强盛王朝的军威和保卫疆土的决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