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即将离任的县官写给同僚的告别之作,字里行间透着真诚与谦逊。
开头两句"为理赖同力,陟明非所任"直白地说:治理地方靠大家帮忙,升官发财本就不是我的追求。就像现代职场中有人离职时说"成绩是团队一起做的,我其实能力有限"一样坦诚。
中间四句用种地来比喻为官之道:荒田刚长出草,新种的柘树还没成荫——意思是刚有点起色的工作还没完全做好。这种用农事比喻政务的手法很接地力,让读者立刻能联想到"事情做到一半就要离开"的遗憾。
"术浅功难就,人疲感易深"这两句特别打动人心:能力有限所以难成大功,百姓疲惫让我深感愧疚。这种敢于承认不足、体恤民情的态度,在今天看来依然可贵。
最后两句像是握着同事的手说:麻烦你停下送别的船,只要记住我从未欺瞒过良心就好。没有豪言壮语,只求问心无愧的结尾,反而让人感受到一个基层官员最朴实的操守。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聊天般自然。它最珍贵的是展现了一个普通官员的真实心境:有未竟事业的遗憾,有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识,更有对百姓疾苦的牵挂。这种不唱高调、只说真话的为官态度,穿越千年依然令人动容。
吕温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