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潜溪寓居

众山围四合,月色到门迟。
石面和云坐,花根带土移。
竹斜当径笋,松斫逼楼枝。
正抱流年恨,芳春不我知(同前第五册第三五零零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者在春日山中的生活画面,充满了宁静与淡淡的惆怅。

前两句"众山围四合,月色到门迟"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勾勒出居住环境:四面环山的小屋,连月光都要很晚才能照到门前。这种描写既表现了山居的幽静,又暗示了某种与世隔绝的孤独感。

中间四句是隐居生活的细节特写: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仿佛与云为伴,移栽花木时小心保留根部泥土,小径旁新生的竹笋斜斜生长,靠近小楼的松树枝条被修剪过。这些日常场景的描写生动自然,展现了隐居者亲近自然、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正抱流年恨,芳春不我知"道出了心事:虽然身处美好春光中,却因感叹时光流逝而心生忧愁,觉得春天似乎也不理解自己的心情。这种突然流露的感伤与前文宁静的山居画面形成反差,让整首诗在恬淡中透出深沉的人生感慨。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朴素的语言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人生感慨巧妙结合,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山居生活的宁静美好,又能体会到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淡淡忧伤。这种真实而复杂的情感,正是许多现代人在忙碌生活中也能共鸣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