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终南山拟古诗(《诗纪》云。拾遗作李德林者非。)
结庐终南山,西北望帝京。
烟霞乱鸟道,劣见长安城。
宫雉互相映,双阙云间生。
钟鼓沸阊阖,笳管咽承明。
朱阁临槐路,紫盖飞纵横。
望望未极已,瓮牖秋风惊。
岩岫草木黄,飞雁遗寒声。
坠叶积幽径,繁露垂荒庭。
瓮中酒新熟,涧谷寒虫鸣。
且对一壶酒,安知世间名。
寄言朝市客,同君乐太平⑴。
烟霞乱鸟道,劣见长安城。
宫雉互相映,双阙云间生。
钟鼓沸阊阖,笳管咽承明。
朱阁临槐路,紫盖飞纵横。
望望未极已,瓮牖秋风惊。
岩岫草木黄,飞雁遗寒声。
坠叶积幽径,繁露垂荒庭。
瓮中酒新熟,涧谷寒虫鸣。
且对一壶酒,安知世间名。
寄言朝市客,同君乐太平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登临终南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宫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朝市生活的思考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1. 开头部分:“结庐终南山,西北望帝京”,诗人住在终南山,向北望,能看到京城长安。这里诗人通过实景描写,点明了他身处的环境。
2. 宫城景象:“烟霞乱鸟道,劣见长安城。宫雉互相映,双阙云间生。钟鼓沸阊阖,笳管咽承明。” 这几句写的是长安城的宏伟景象。宫城中的雉堞互相映照,双门在云间显得格外高大。钟鼓在宫门附近发出喧嚣的声音,笳管声在宫城内显得低沉。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描绘了一幅繁华的宫廷图景。
3. 对本诗的反思:“朱阁临槐路,紫盖飞纵横。望望未极已,瓮牖秋风惊。” 这几句转而描述宫廷外的景象。朱红色的阁楼高高矗立在槐树旁,紫色的车盖飞驰而过。诗人眺望远方,感叹时光匆匆。最后提到“瓮牖秋风惊”,这句可能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秋风乍起,让人警醒。
4. 自然景观:“岩岫草木黄,飞雁遗寒声。坠叶积幽径,繁露垂荒庭。” 这部分描写了终南山的自然景色。岩石上草木枯黄,雁叫声带来了寒冷的气息。落叶堆积在幽静的小路上,露珠在荒庭中悬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山中静谧幽美的景象。
5. 诗人的感受:“瓮中酒新熟,涧谷寒虫鸣。且对一壶酒,安知世间名。” 最后,诗人转而描写自己在如此幽静的环境中,对着一壶新酿的酒,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忘记了世俗的名利。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6. 结尾的感慨:“寄言朝市客,同君乐太平。” 最后,诗人对那些身处朝市、追求名利的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希望他们能和自己一样,享受这宁静与安宁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宫廷景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朝市生活的无奈感慨,引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