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官场现实的清醒认知和独立人格的坚守。
前两句写皇帝在御用屏风上用红笔记下新任官员的名字,连龚自珍这样的小官也收到了皇帝的亲切叮嘱。表面看是皇恩浩荡,实则暗指官场中皇帝用封官许愿拉拢人心的手段。
后两句是诗人的自嘲和表态:第一,他谦虚地说自己配不上"九牧"(代指高官)这样的盛名;第二,更关键的是他明确表示:我知道自己不是牛李党争那种拉帮结派的人。这里用唐代著名的"牛李党争"来比喻清代官场的派系斗争,表明诗人不愿卷入权力争斗的立场。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表面恭敬,实则暗含讽刺;看似自谦,实则坚守原则。通过短短四句,既展现了皇权的运作方式,又表达了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在委婉含蓄中透露出对官场生态的清醒认知。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