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三日夜归途成短歌一章寄李梦唐

春光微润镜月辉。
长街灯影透帘帏。
夜车三两声息微。
风不止,鸟倦飞。
君将安适我安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夜归途场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淡淡的惆怅,传递出都市人共有的孤独感与对友人的牵挂。

前两句用"微润""镜月""透帘帷"等轻柔的词汇,构建出春夜湿润柔美的氛围。月光像被水汽晕染的镜子,路灯的光线穿过车帘,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朦胧的夜色中。

中间三句突然转入动态描写:偶尔驶过的夜车、不息的风、疲倦的归鸟。这些意象形成巧妙对比——虽然环境安静(声息微),但自然界的风与鸟仍在运动,暗示着夜深人静时,人与自然的微妙互动。

最后一句是情感爆发点。诗人望着相同的夜色,突然想到远方友人:你要去哪里?我又该回何处?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道出了现代人共同的迷茫。在繁华都市里,我们像夜归的鸟一样疲惫,但究竟何处才是真正的归宿?这种对人生方向的追问,让整首诗从写景升华到哲思层面。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最普通的夜归场景,通过月光、路灯、夜车这些日常元素,自然引出对人生归属的思考。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间的夜谈般亲切,却能让每个都市夜归人产生共鸣——那些独自回家时,突然涌上心头的孤独与思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