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札法经历赴山西幕

我昔居南台,与君日相从。
回首三十年,谓君已飞翀。
及兹复相见,微名不偿功。
虽蒙圣主知,进退何从容。
好爵谁不縻,君视如飘风。
宁为正直穷,不为壬巧通。
歘起佐西幕,激烈孝与忠。
别我升车行,念我双鬓蓬。
君行展高材,一罄平生胸。
我志在丘壑,眷焉息微躬。
冥冥朝阳凤,夏雨生梧桐。
寂寂涧底松,苍然岁寒中。
勖哉君子心,庶用存始终。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两位老友重逢后的感慨和勉励,充满了对正直品格的赞美和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诗人回忆三十年前和好友一起共事的时光,本以为对方早已飞黄腾达,没想到再见时发现好友虽然得到皇帝赏识,却依然保持从容淡泊。好友把功名利禄看作过眼云烟,宁愿坚守正直而清贫,也不愿靠逢迎讨好获得高位。现在好友要去山西任职,诗人既为他的才能终得施展而高兴,又感慨自己已选择归隐山林。

诗中用两个生动的比喻:像朝阳下的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像深涧里的青松挺立寒冬中,赞美好友始终保持高尚品格。最后诗人勉励好友,希望他能始终如一地保持这样的君子之心。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历经岁月沉淀的友情,以及两种不同人生选择背后的共同坚守:一个选择在仕途中保持正直,一个选择归隐山林,但都坚持着自己的原则。诗人对好友"宁为正直穷,不为壬巧通"的赞赏,在今天依然能引起我们对做人原则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