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陶梦桂为纪念一位已故的容州官员(作者的舅舅)而作,主题是赞美逝者高尚的品格和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前四句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人们像决堤的洪水一样追逐利益,许多官员也随波逐流。但逝者却像中流砥柱,在浑浊的世道中坚守原则,成为阻挡颓废风气的屏障。这里用"澜倒"(洪水泛滥)和"颓波"(污浊的浪潮)比喻不良风气,用"砥柱"(黄河中的坚固石柱)突出逝者的坚定。
后四句直接赞美逝者:他的高尚节操成为时代典范,像清风般洗涤世间的尘埃。朝廷史官必将用公正的史笔,将他卓越的品行载入名臣列传。"清风濯世尘"这个比喻尤其生动,把道德力量比作能净化污浊的空气。
全诗通过强烈对比(随波逐流vs坚守原则,污浊vs清风)突出逝者的可贵,语言形象有力。虽然是为亲人写的悼诗,但着眼点在其社会价值,这种将个人品德放在时代背景中评价的写法,使作品超越了一般悼亡诗的格局。
樊梦辰
樊梦辰,陶梦桂甥。尝为万载簿(《平塘集》卷三附录)。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