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藏叟僧善珍

访友南山路,桥横古木阴。
砌苔无俗迹,庭柏是禅心。
旧衲连云补,新诗带月吟。
同袍严戒行,别是一丛林。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次访友的旅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居僧人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让我们逐句分析,理解其背后的意境和情感。

访友南山路,桥横古木阴。 诗人行走在南山的小路上,那里有一座横跨在古木之下的小桥。这里的“南山”常被用来指代远离尘嚣的地方,代表了一种清幽雅致的隐居生活。“古木阴”则暗示着这个地方远离喧嚣,充满了历史的韵味。

砌苔无俗迹,庭柏是禅心。 诗人来到老师的住所,院落之中长满了苔藓,没有世俗的痕迹,只有光秃秃的柏树映衬着老师的禅心。这里的“砌苔”指的是一地的苔藓,而“无俗迹”则意味着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繁琐。“庭柏是禅心”,则形象地表达了老师的内心平静,就像那阅尽岁月的古柏一样,充满了宁静与智慧。

旧衲连云补,新诗带月吟。 老师身上的旧袈裟,像云一样被修补得完好无损,而他在月光下吟诵着新作的诗歌。这显示了老师即使在简单的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同袍严戒行,别是一丛林。 最后一句点明主题。“同袍”是指有共同信仰的僧侣,大家在一起修行,严格遵守戒律。“严戒行”展现了僧侣们严于律己的精神。“别是一丛林”,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生活虽孤独,但充满智慧和修行的满足感,犹如一个独特的森林,自成一体。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住处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禅修生活的赞美,传达了对宁静、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精神修养的重视。

盛世忠

盛世忠,字景韩,清源(今山西清徐)人。今录诗十五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