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意

山雾连城白,虚庭待月生。
雨余秋叶润,露重葛衣轻。
阴壁鸣虫涩,风枝宿鸟惊。
淹留禾黍兴,怅望故园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山居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观察流露出思乡之情。

前四句用雾、月、雨、露四种自然元素构建出清冷的夜晚氛围:山雾像白纱一样笼罩城池,空荡的庭院等待着月亮升起。被秋雨洗过的树叶泛着湿润光泽,露水打湿的葛布衣裳显得单薄——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能触摸到夜的凉意。

五六句通过虫鸣鸟惊的动态描写,突然打破静谧:阴暗墙角传来断续虫鸣,夜风吹动树枝惊醒了栖息的鸟。这种动静对比,既强化了夜的寂静,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看着眼前成熟的庄稼,诗人突然涌起对故乡的思念。"淹留"与"怅望"两个词,把前面所有景物描写都转化成了思乡的愁绪。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环境特写到情感爆发,让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体会到人类共通的乡愁。

李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