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人隐居

幽人不管兴亡事,赢得三年只下帘。
居介两山今李愿,园开三径古陶潜。
传家书已为儿计,种秫田应为客添。
要与山神结缘去,一丘分我卜茅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超脱世俗、与自然为伴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写隐居者不问世事,放下窗帘独自生活三年,展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不管兴亡事"说明他不在意朝代更替等大事,"下帘"这个动作形象地表现出隐居者主动隔绝外界纷扰。

中间四句用历史人物作比:像唐代李愿一样住在两山之间,像陶渊明那样开辟田园小径。提到为子孙准备传家书籍,为客人多种酿酒粮食,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朴实温馨,既有文化传承,又不失待客之道。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诗人想和山神做朋友,请求分一块地来盖茅屋。这种拟人化的写法把自然景物写活了,表现出诗人想真正融入山林的愿望。"卜茅檐"这个说法既朴实又充满诗意,用占卜选址的细节增添了隐居生活的仪式感。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典故,把隐居生活写得既超脱又充满人情味。诗人不直接说"我很快乐",而是用种田、藏书、待客、盖房这些日常小事,让读者感受到简单生活中的满足感。最后与山神对话的想象,更给这份闲适生活增添了几分童话般的浪漫色彩。

罗公升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