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善藏主出岭(一大禅示寂后) 其一

一度遭佗痒处抓,愤然回首要翻交。
谁知到后重遭毒,劫石销时恨不消。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了一个特别生动的比喻,讲的是人际关系中反复受伤的痛苦。

第一句"一度遭佗痒处抓"就像说:第一次被人故意挠到最敏感的痒处,既难受又无法反抗。这里的"痒处"比喻人最脆弱的地方。

第二句"愤然回首要翻交"是说当时很生气,想要反击或者断绝关系。就像被挠痒的人会愤怒地转身想反抗。

但转折来了——第三句"谁知到后重遭毒"揭示残酷现实:没想到后来又被同一个人用更狠毒的方式伤害。这里的"毒"不是真的毒药,而是指更深的伤害。

最后一句"劫石销时恨不消"最震撼。"劫石"是传说中能被消磨完的石头,但即使这么长的时间过去,心中的怨恨都无法消除。就像现在说的"时间能治愈一切伤痛?有些伤害永远好不了"。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挠痒"这个日常动作,把人际伤害写得特别形象
2. 短短四句讲了一个完整的"受伤-愤怒-再受伤-终生难忘"的故事
3. 最后用"劫石"这个夸张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刻骨铭心的痛

这其实是在说:有些伤害看似小事,但因为是故意针对弱点,而且反复发生,会给人留下永远的伤痕。就像现实中遭遇背叛或欺凌,第一次可能想原谅,但若对方变本加厉,这种痛会记一辈子。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