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过淇县,闻右衡助县尹校士,未得一见。用玉田韵赠之

恨双萍、咫尺未相逢,荒城暮烟遮。
过中原几度,凄凄雁稆,莽莽虫沙。
老矣兰成词赋,萧瑟向谁嗟。
和泪弓衣字,题遍天涯。
故侣晨星还剩,叹羁雌处处,梦绕京华。
待巢痕重觅,却换旧烟霞。
正深夜、酒醒灯暗,乱愁生、浑不为思家。
飘零感、一枝持赠,惟有芦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路过淇县时,想见一位叫右衡的老友却未能如愿的惆怅心情。

上阕用"双萍"比喻两人近在咫尺却像浮萍一样错过,荒城暮烟更添孤独感。作者回顾自己漂泊中原的经历,用"凄凄雁稆"(孤雁哀鸣)、"莽莽虫沙"(茫茫沙场)描绘出乱世沧桑。他自比南北朝诗人庾信(兰成),感叹自己老了还在写词,却无人可倾诉。最后说自己把思念写成诗词,随着行踪传遍天涯。

下阕写故友如晨星般稀少,自己像失群的雌鸟处处漂泊,梦里总回到京城。想重访旧地,却发现物是人非。深夜酒醒时,愁绪涌来却不是因为想家,而是对飘零身世的感慨。最后自嘲说想送朋友礼物,却只有随手可摘的芦花,既写出贫寒处境,又暗含"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惜之情。

全词用漂泊的意象(浮萍、孤雁、沙场、芦花)和萧瑟的景物(暮烟、深夜、灯暗),把乱世文人羁旅无依、故友零落的悲凉写得深沉动人。最妙的是结尾的"芦花",既实写寒士的贫窘,又暗含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美,余味悠长。

0